第一章
一、QFD概述
1. QFD的产生
2. QFD的发展
3. QFD在中国的发展
二、QFD与ISO标准
三、QFD与并行工程
1. 并行工程方法
2. QFD与并行工程联合应用的要点
四、QFD的基本原理及其结构框架
1. 质量屋的结构要素
2. 顾客需求与工程措施的设定
3. 关键措施与瓶颈技术的确定
4. 四个阶段的质量功能展开
五、QFD的量化方法--加权评分法
1. 顾客需求重要度(左墙)
2. 关系矩阵(房间)
3. 相关矩阵(屋顶)
4. 市场竞争能力(右墙)
5. 加权后工程措施的重要度(地板)
6. 技术竞争能力(地下室)
7. 市场竞争能力指数(右墙)
8. 技术竞争能力指数(地下室)
9. 综合竞争能力指数C
六、QFD举例
1. 加权后工程措施重要度hj的计算
2. 市场竞争能力指数M的计算
3. 技术竞争能力指数T的计算
4. 综合竞争能力指数
七、QFD的工作程序
1. 确定项目
2. 成立多功能小组
3. 顾客需求分析
4. 顾客需求展开和采取的工程措施分析
1) 工程措施的确定
2) 质量屋要素的量化评估
3) 工程措施指标的确定
4) 质量屋的全面评估
5) 建立产品规划— 一级质量屋
6) 开展并行工程
7) 落实关键技术(或环节)的稳健性设计和控制计划
8) 质量屋的不断迭代与完善
八、QFD样例学习
1. 样例1-计算措施重要度
2. 样例2-计算技术能力指数T和综合竞争能力指数C
3. 样例3-质量屋的二层展开
4. 样例4-质量屋的三层展开
九、QFD练习和本厂的QFD实例练习
培训总结与答疑
第二章
一、新版FMEA 概述
1. FMEA的定义、范围和好处
2. FMEA的种类:系统FMEA,设计FMEA,设计FMEA
3. 原因和效果基本关系
4. FMEA的模式和产品实现流程
5. FMEA开发过程中的关联
6. FMEA开发组织和小组作用
7. 高层管理在FMEA过程的作用(新版)
8. FMEA的生命圈
9. FMEA的最佳实践
二、设计FMEA (新版FMEA 4th )
1. DFMEA的基本模式
2. DFMEA的信息流
3. DFMEA的目的
4. 前期策划:客户和产品要求的确定
5. 产品功能表
6. 分析途径
三、设计FMEA (新版,续)
1. 界限图(Boundary Diagram)
2. 接触矩阵图 (Interface Matrix)
3. 白噪声图(参数图) (P-Diagram)
4. DFMEA内部的动态链接(新版)
5. DFMEA输入和输出
6. 设计矩阵
7. 开发DFMEA:功能、失效模式、后果分析、潜在原因、因果分析工具、设计控制、SOD评分(新版)
8. 多方位的风险分析(新版强调)
9. 行动计划
10. DFMEA的评估
11. 设计评审
12. 设计验证计划和报告(DVP&R)
13. 在设计开发阶段所用的其它技术
14. DRBFM (新版,基于失效模式的设计评估)
15. FMEA和DVP&R的内在关联(新版)
四、过程FMEA(新版FMEA 4th )
1. 过程流程图的定义和作用
2. 风险的模式
3. PFMEA的目标
4. PFMEA开发的准备
5. PFMEA的输入和要求
6. 过程流程的优点
7. 过程流程图开发和过程文件
8. 过程特性分类和影响级别
9. 特殊特性
10. 流程图的使用和检查清单
11. 设计矩阵表
12. 特性矩阵分析(Charateristic Matrix)
13. 过程流程图和PFMEA的内在关联
14. 过程FMEA的制定:功能、失效模式、后果、潜在原因、因果分析工具、严重度、频度和探测度SOD评分 (新版)
15. FMEA的表格类型(新版)
16. 多方位的风险评价(新版)
17. 过程控制、行动措施
18. 过程开发的其它活动
19. DFMEA和PFMEA的内在关联(新版)
20. PFMEA的评估
五、新版FMEA(第四版)的主要更新
1. 强调FMEA是动态过程
2. 高层管理对FMEA过程支持
3. 易读的表格、图形
4. 易用的案例和可操作性
5. 不建议只用RPN系数评估风险
6. 改进的严重度、频度和探测度SOD评分标准
7. 强调预防控制
8. DFMEA和PFMEA内部关联
9. FMEA和其它文件关联的清晰化
10. DRBFM-针对技术更改的FMEA,有效控制技术更改的风险
六、控制计划
1. 控制计划的定义、内容和作用
2. 控制计划的输入
3. 控制方法和反应计划
4. 试生产控制计划
5. 从其他文件来源的主要输入
6. 确定变差来源及其控制方法
7. 控制程度和过程能力
PFMEA和控制计划的内在关联 |